•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大赛通知|关于举办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000000000000.png


一、大赛主题

京彩青春 创响未来

二、大赛宗旨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形成北京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组织机构

本届大赛由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发展改革委共同主办,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承办,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运营支持。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由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担任主任,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学者、优秀创业者、创业投资人、孵化器负责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者等人员组成,负责大赛评审工作。

北京地区各高校、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各单位”)可成立相应的赛事机构,负责本校、本区比赛的组织实施、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四、大赛活动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和高职赛道。高教主赛道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民生服务、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大健康等六个分赛道(详见附件)。高职赛道为独立赛道,不设分赛道。其中,人工智能赛道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承办;科技创新赛道由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民生服务赛道由北京建筑大学承办;文化创意赛道由中央戏剧学院承办;乡村振兴赛道由北京林业大学承办;大健康赛道由首都医科大学承办;高职赛道由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承办。

(二)产业应用赛事。大赛新增产业应用赛事,强调国产国用和国内技术自主研发,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落地,由组委会和华为联合命题,围绕“鲲鹏全栈根技术”和“昇腾AI技术及产品”,打造软硬件解决方案,引导高校师生面向企业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加速高校师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三)同期活动。大赛期间开展六项活动,即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京彩大创讲堂、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创业企业体验日、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百粒‘金种子’项目(2025)”遴选、“京彩青春·创响未来”创业项目市场对接活动。

五、参赛对象

(一)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含留学生)或其他省市普通高等学校北京生源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作为工商注册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已注册公司)创立的企业,或作为团队负责人(尚未工商注册)组建的创业团队(以下统一简称“创业团队”)。其中,毕业生毕业时间应在2020年1月1日之后。

(二)北京中关村学院学生,作为工商注册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已注册公司)创立的企业,或作为团队负责人(尚未工商注册)组建的创业团队。在京高校学籍学生可通过原校也可通过中关村学院报名,京外高校学籍学生可通过中关村学院报名。

(三)对于已进行工商注册的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持有股份应不少于10%(含)。

(四)每个参赛创业团队最多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包含团队负责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10人。

六、参赛资格

(一)创业团队工商注册地址及经营地址在京津冀辖区内。

(二)创业团队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大赛应以创业团队名称或企业名称申报,不得以个人名义申报。创业团队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各团队的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经营或策划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鼓励跨校组建团队,每支团队只有一位负责人,并在团队中占据主导地位。创业团队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通过团队负责人所在的高校、原毕业院校或户籍所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报名参赛。同一参赛团队不得兼报多个赛道。

(四)已获得往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的3支创业团队不可报名参赛。

七、大赛赛制及奖项设置

(一)大赛采用单位推荐报名、网评初赛、网评复赛、分赛道现场决赛、总决赛(包括排位赛和冠军赛)五级赛制。推荐报名由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和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网评初赛、网评复赛、分赛道现场决赛、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

(二)通过网评初赛,每个赛道排名前40%的创业团队晋级网评复赛。

(三)通过网评复赛,每个赛道按照2:3:5的比例产生分赛道一、二、三等奖。获得分赛道一等奖的团队进入分赛道现场决赛。

(四)分赛道现场决赛后,进入每个赛道前10%(含)的团队进入总决赛。

(五)分赛道现场决赛设观摩团。观摩团由企业家、投资人等组成。赛事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综合分赛道现场决赛评委分数和观摩团意见,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定,选出100支团队荣获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百粒‘金种子’项目(2025)”荣誉称号。

(六)总决赛排位赛成绩前六名团队晋级总决赛冠军赛,其余团队荣获“总决赛优胜奖”称号。总决赛冠军赛产生冠军团队1支,亚军团队2支,季军团队3支。

(七)产业应用赛事单列奖项,单独评选。

(八)大赛另设突出贡献奖、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依据单位推荐报名数量、获奖团队数量等情况确定相关奖项)。

八、赛程安排

(一)在线报名(3月26日—5月9日):创业团队登录“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bjbys.net.cn),点击“参赛报名”进入报名页开始报名(详见附件)。报名截止后信息不可修改。

(二)单位推荐报名(5月12日—5月16日):推荐报名由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详见附件),每家单位审核推荐晋级网评初赛的团队数量如下:1.报名数量1支至100支,则推荐名额最多不超过30支;2.报名数量100支以上,则推荐名额为报名数量的30%(采用向上取整)。

(三)网评初赛(5月19日—5月25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线上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

(四)网评复赛(5月28日—6月5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通过网评初赛的项目再次进行线上评审。

(五)分赛道现场决赛(6月中上旬):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通过网评复赛的项目进行分赛道现场评审。分赛道现场决赛前将安排路演彩排,创业导师为进入分赛道决赛的参赛团队进行专项指导。

(六)总决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九、激励政策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关键要素支持

1.场地支持。对有创业场地需求的优秀创业团队,市教委将结合比赛获奖情况,按照相关条件要求(团队负责人为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等),经审核通过后,可免场租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原则上,已享受过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场地孵化服务的参赛创业团队,获奖后不再重复享受免费场地孵化政策。

2.奖金鼓励。总决赛冠军团队奖金20万元;每支亚军团队奖金10万元;每支季军团队奖金5万元。

3.孵化服务。获奖创业团队可享受市教委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提供的专业培训、法律服务、政策咨询、导师辅导等一系列孵化服务。

4.宣传推广。市教委将通过编写典型案例集、制作宣传片、开展成果展示、组织交流学习等形式,对优秀创业团队进行宣传。

5.创业项目市场对接。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优秀的文创和科创项目,协调对接政府部门、上下游企业、投资基金等,促进研发合作、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二)创始人培育与激励

6.成长扶持。发挥创业导师作用,为优秀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实现“扶上马、送一程”。

7.办理引进。总决赛冠军赛获奖团队负责人,符合本市引进毕业生条件,可通过在京注册的实体办理毕业生引进。其中,团队负责人应为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毕业生,已与创办实体建立劳动关系,在创办企业持有股份比例不低于10%(不包含股份转让、后期入股等情形);创办企业应于获奖选手就读最高学历期间或毕业两年内注册,属于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能够委托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人事档案。

8.入选数据库。复赛入围选手将纳入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库,长期关注帮扶。

(三)深度赋能

9.金融对接。发挥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作用,帮助参赛企业对接创投基金、银行、担保等机构,有效解决融资难题等。同时,“京彩大创”投资基金将择优投资获奖项目。

10.知识产权服务。根据获奖企业实际需求,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为获奖企业提供专属知识产权服务方案,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1.财税服务。根据获奖企业需求,提供财税服务,有效的解决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前瞻性、具有可执行性的专业建议。

(四)成果共享

12.大赛推荐。晋级分赛道现场决赛,且符合参赛条件的创业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比赛,直接进入市级复赛网评,不占学校参赛名额。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一等奖团队,符合相关条件要求可获得场地支持。

十、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宁老师

电话:010-62576881



附件下载:

参赛指南.doc

vic67维多利亚3308